因為資金等問題正陷入風口浪尖的樂視正在力挽輿論狂瀾,12月11日下午,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放出一段其戰略合作伙伴FF的量產車與法拉利488GTB、特斯拉Model X以及賓利添越等超級跑車同臺競速的視頻,并暗示其量產車在加速性能上遠超上述所有車型,希望由此堅定業內信心。
不過即便如此,業內對于樂視汽車的質疑依然紛紛擾擾,加速性能只是考量整車動力性能的一個關鍵性指標而非唯一,與此同時,雖然按照官方的說法,這款車將有望在明年進行量產。但據多家媒體報道稱,FF的工廠目前并未完工,而其開工時間也要等到明年,在此背景下,量產如何達成?此外,即便是FF的量產車在技術以及性能上都有前瞻和過人之處,但樂視汽車旗下的LeSEE又能從中受益多少?有待考量。更重要的是,正陷入資金危機中的樂視是否能繼續獲得外部的資金支持,順利支撐其汽車業務的發展,目前難下結論。
1月3日將在拉斯維加斯CES展上發布的FF首款量產車,似乎已經成為賈躍亭以及樂視方面證明自己實力的最重要憑據了。
在前幾日的視頻中,似乎暗示了這款車的加速性能將超過法拉利488GTB。今日又有媒體進一步報道指出,這將是一款無論是在豪華感還是智能化程度上都超越特斯拉的高端豪華車型,其量產后的售價或將達到20萬美元,在定位上甚至與賓利、法拉利站在同一個市場。
用超豪華跑車來證明自己的技術實力,并不只是樂視一家的做法。在此之前,國內另一家電動車初創企業蔚來汽車也同樣在海外發布了其首款電動跑車,超越同級電動跑車的加速性能,也是其彰顯自身技術和研發實力的一個非常關鍵性的指標。
(網傳FF量產車諜照)
雖然加速性能并非考量整車性能的唯一指標,但對于一個新進入者來說,能在短期內獲得這樣一個關鍵性數據的突破在業內看來也并非容易的事情。
據受邀去美國參觀FF研發中心的新浪科技記者報道,FF高管近日透露,FF的電池、電控、互聯、車聯、智能駕駛系統等的確都是自己做的,甚至包括電機,且在電池能量密度、最高加速度等指標方面將實現突破。該高管還透露,FF目前已經向美國專利局申請了200多項專利,已有10多項獲得批準。
電池、電機、電控等“三電”系統是電動車里非常關鍵以及核心的技術,其重要性類似于傳統汽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等動力總成,如果FF高官所言非虛,那么FF在技術能力上面確實有一些可圈可點的地方。不過,這些和賈躍亭以及樂視汽車有什么關系呢?
2014年成立于美國加州的FF(Faraday Future)是一家電動車初創企業,和國內一樣,其實在美國,這樣的電動車初創企業也并不少,當然,他們自然也會面臨生死淘汰。只不過,這家企業一方面通過挖角傳統車企,另一方面通過吸引投資成長起來。2015年獲得賈躍亭的個人投資并成為樂視汽車的戰略合作方。
賈躍亭選中這家企業不是沒有道理的,資料顯示,FF目前有1400多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將近1100人。其核心技術團隊不僅有來自特斯拉的員工,更有在捷豹、寶馬、奧迪、蘭博基尼等汽車巨頭工作多年的人員,此外,以及蘋果和Hulu這樣的消費電子和互聯網巨人的員工也被收入囊中。從團隊構建上看,FF所招攬的人員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蛟S也正因如此,樂視團隊非常自豪的表示,FF汽車的關鍵指標已經超越特斯。
即便FF的量產車在技術實力上已經達到一個新高度,但FF畢竟不算是樂視汽車。樂視汽車自己推出的LeSEE是否能夠真如賈躍亭所說,給業內帶來顛覆性的體驗?
雖然LeSEE已經兩次在公開場合露面,但事實上,對于這款車業內除了知曉它會帶有自動駕駛以及其余多項識別技術等黑科技外,其余的核心技術參數所知甚少。
樂視超級汽車聯合創始人、全球副董事長丁磊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由于FF與樂視超級汽車是戰略合作伙伴的關系,因此樂視超級汽車將會在工廠建設、汽車制造方面跟FF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合作,包括產品的設計、技術研發等等。
站在這一角度,如果FF的量產車能夠順利投產,獲得業內的認可,那么至少在技術研發等方面,我們會對LeSEE的未來增添更大的信心。
距離FF量產車亮相僅有不足一個月時間,但從目前來看,樂視以及FF方面并未為這款新車的投產做好準備,由于資金問題導致的計劃調整,其工廠將于明年初才會正式動工。所以接下來,其什么時候才能真正進入市場,還有賴于樂視方面的資金支持。
資金問題待解
資金問題是樂視目前正面臨的最直接也是最關鍵的問題。據財經的報道稱,賈躍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樂視汽車業務已投入“一百五六十億”,而要實現量產,總投入“至少也得400億到500億元”。這就是說,樂視還需要投入240億到350億元到汽車業務。
雖然前幾日,樂視已經斥資2.79億元在浙江德清縣拿地,推進莫干山汽車項目,另有消息稱其莫干山項目的配套公路已經建成,但現實情況是,目前樂視尚未有如此大手筆的資金可以投入到汽車業務之中。LeSEE的量產將依然存在變數。
樂視汽車的“危局”被業內歸結為賈躍亭戰略和投資的分散。單從投入的資金來看,樂視花在汽車上的錢與其他初創公司相比,確實也不少。賈躍亭曾公開表示其投入已經達到100多億元。獲得其投資的不僅包括電動車初創公司(FF之外,賈躍亭還在美國投資了一家原名Atieva,后更名為Lucid Motors的公司),還包括電動車生態鏈上的充電樁企業、汽車共享項目(易到用車)、并組建了電動車分時租賃公司(零派樂享)。
賈躍亭的野心很大,他一直強調生態模式,希望以汽車為媒介,在互聯網、內容、應用、云、車聯網架構及系統等多方面打造一個閉環,同時涉足汽車制造、使用以及出行等領域,構建一個大的閉環。
他的想法并沒有錯,當下涉足互聯網造車的初創公司,都并不是為了整車制造的微薄利潤,而更加看重以車為介質,背后的智能化以及汽車互聯和共享領域可能具有的商機。
但汽車是一個資產和技術門檻都非常高的行業,通盤全吃的風險和挑戰非常巨大,眼下的互聯網造車公司其實基本上都遵循了傳統汽車制造商的路子,先造出一款適銷對路的車,然后再去談產業鏈的業務拓展和可能性,這和樂視廣泛投資,希望同時驅動多個環節的模式有所不同。更何況,樂視本身并不熟悉汽車產業鏈條上各個環節的運作,這就具有一定的風險和挑戰。
文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