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致虧損已經成為汽車行業“老生常談”的話題。
近日,觀致外方母公司——Kenon Holdings發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今年三季度,觀致依舊處于虧損狀態,不過虧損同比減少了8%至4.65億元。今年前三季度,觀致累計虧損額達13.5億元。
“持續虧損是由觀致‘先投入后產出’的業務模式和高額的歷史性戰略投入所導致的。”新上任兩個月的觀致COO劉良在接受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采訪時直言,此前,觀致共投資了150億~160億元,其中有70億元在研發端。在凈利潤中,這些巨大的前期投入必須攤銷計入,這就形成了多張“巨額虧損”的成績單。
“事實上,觀致的運營效果在逐年向好,固定運營成本在不斷降低,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即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的虧損額在不斷收窄,這兩個數字能直接反映觀致的運營現狀與財務狀況。”
劉良表示,“明年,觀致的目標是要實現運營現金流打平,這也是觀致1.0的主要指標。”
明年新投資人將到位
“事實上,研發支出的攤銷折舊對觀致目前的運營沒有任何影響。”劉良告訴NBD汽車,連續三年,觀致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平均復合增長率都超過30%,固定運營成本每年的降幅超過20%,“未來,觀致將有一個更強的發展后勁。”
“明年有兩個目標,一是運營現金流必須為正;二是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至少打平。”劉良說。
不過,要支撐像QamFree發動機這種傳統燃油車技術項目以及新能源戰略,觀致必須不斷投錢。據汽車分析師田永秋統計,過去兩年內,觀致共吸收了約60億元貸款。
劉良透露,除中外雙方股東會繼續支持外,觀致后續還會有新的投資人到位。按現在的說法,融資應該不會超過100億元。
為此,劉良制定了一條明確的戰略實施路徑——從“觀致1.0”到“觀致2.0”。在“觀致1.0”階段,要實現“運營現金流為正”目標,首要任務是提升燃油車型銷量。
再度明確“合資品牌”定位
“過去一年,消費者對觀致的定位出現了混亂,有的說是合資,有的說是對標自主品牌,其實觀致就是一個合資品牌。”劉良向NBD汽車表示,為此,觀致需要強化合資企業的定位,以及“獨立·新高”的品牌主張。
對于“觀致2.0”,劉良制定了6字方針:變革、盈利、獨立。加速推進新能源戰略,確立QamFree發動機技術的領導者地位以及推進與互聯網公司或移動出行平臺公司的合作將是“觀致2.0”的核心所在。
在經銷商層面,劉良提出了由高管團隊親自掛帥的經銷商“幫扶計劃”,即由公司高管親自上陣,針對性地與經銷商對接,幫助他們分析業績問題,制定改進計劃。
此外,觀致將大力拓展新網絡。劉良指出,“目前,觀致雖有108家經銷商網絡,但在二、三線和四線城市仍處于空白階段,未來要將渠道拓展至兩三百家。”
在銷售和營銷架構層面,觀致將把當前的垂直化,即由上海總部領導直管的模式調整為“戰區”管理模式。“現在有6個大區,我們會在他們下面配備網絡開發、銷售、售后服務、營銷等資源,讓他們根據區域實際情況推進銷售與品牌宣傳。”劉良表示。
“我們要在這個階段成為大家認可的變革型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合資企業,觀致要實現持續盈利。”
文章關鍵詞: